首页 私域流量正文

找到你的“私域流量”

互联网一向不缺乏新名词。做互联网营销的尤其擅长这个。这不,最新流行“私域流量”。好像有个大咖吴晓波也在摇旗呐喊,这个词一下子甚嚣尘上,炙手可热。


世界上最难获得的是新的观点和角度。从这个意义上,私域流量的出现,也是个好事情,让我们重新审视“流量”、“获客”,这些我们习以为常的东西。


流量是什么?



客流量:首先可以和客流量来比较。对于店铺来说,那就是地段,地段,地段!繁华商业街的门店,客流量那是无比巨大。


网站访客/独立访客(uv): 网站的访问者。在分析网站的访问者数据的时候,常常会问:今天的访问量是多少?今天的流量是多少? 久而久之就用“流量”一词,指代网站的客户访问量。


你的网站一天多少流量?=你的网站一天有多少用户访问。

你的淘宝店一天多少流量?=每天多少人逛你的店?


至于线下的实体店,好像一般不这样问,一般都是问,今天客流量咋样?今天有几拨客户?说实话,我第一次和朋友做实体店活动的时候,被惊到了,几拨客户,线下客户这么好获取吗?都是一拨一拨来的?后来才发现来一个人也叫一拨。一拨指的是一个“购物决策集团”。


一般web端产品经常讲流量,手机端app经常讲活跃用户。两者不完全一样,归根结底就是有多少用户在使用你的产品。


私域流量



私域流量,看字面意思就能明白,这些流量是自有的流量,是商家自己的一亩三分地。当然是与公域流量相对应。


在这个词火起来之前,其实也有类似的提法,独立网站、独立商城、官方网站等等。


“私域流量”从根本上来源于商家的焦虑。


在淘宝开店就要受制于淘宝;

在京东开店就要受制于京东;

在拼多多开店就要受制于拼多多;

在微信开公众号就要受制于微信;


世界上没有人愿意受制于人。


在私域流量概念起来之前,有一个“矩阵”的概念火过。自媒体矩阵,店铺矩阵,站群、店群。你干死我一个,我还有一片。


但其实玩好这些概念的前提是——你会玩,你懂得运营的关键和细节、战略和战术。否则,不会游泳,老换游泳池是没用的。


私域流量有哪些?



个人的人脉和圈子。

品牌。


这两个毋庸赘言,标准的私域流量。


其他大都是从‘’公域流量‘’建管道,引入流量到自己的地盘。


比如:

微信公众号——微信流量

头条号——今日头条流量

网站——百度流量

店铺——淘宝流量


既然是从“公域”引流,就有被截胡的风险。


比如百度:拼多多,就有可能被“拼夕夕” 排在第一位,拉走很多流量。


当然,只要品牌够硬,一切虚头巴脑的东西,最终会被时间粉碎。


找到自己的“私域”流量


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。因此要找到自己的私域流量,就必须内求。


  • 自己有什么,自己擅长什么?

  • 能否坚持下去?

  • 还有哪些可以改进的?


反复多来几遍,定期多来几遍,真正的竞争力都是自己打磨,雕刻出来的,不经一番寒彻骨,哪来梅花扑鼻香。


对于我来说,我目前的私域流量,其实是我的个人网站:


每天3000的独立访客,绝大部分是搜索用户。远远要比没有几个人看的公众号要强(当然,这只能怪自己公众号不够努力)。


一定要搞“私域流量”?


其实我看未必,关键还是要计算成本,让一个不接触网络的人做流量,本来就是天方夜谭。雇佣一个人专门做流量,还是买流量,这是一个问题。


可以预见,接下来会有很多产品都会声称,可以帮助商家搞定‘’私域流量”。究竟搞定搞不定,还请睁大眼睛。鞋子合不合适,只有脚知道。


版权声明
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
评论